一、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因着怎样的机缘跨入了玉雕行业?  

我是在高中毕业后开始做玉的。由于我的亲戚家做玉,经他们的介绍我才到学习班学习玉雕。   

二、请问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铭记的经历?在你的玉雕创作历程中对你比较有影响的人是谁? 

 我在玉雕学习班时,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学习特别用功。当时学习班的老师对于传统的弥勒佛特别擅长,因为那时对玉雕一无所知,只是听别人说做人物最重要的是脸和手,所以当时用大理石学开脸。我做了很多,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以致于老师对后来的每届学生都要说:“克钊学活的时候光弥勒佛头就做了一拉车(拉车,本地方言,指架子车)。”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是老师的这个鼓励使我对学玉雕充满了信心。从学习班结业后,就跟着邻村的王东强、王东光两兄弟并且得到了他们手把手的教导,并且由于这两兄弟的帮助,使我有缘得到仵应汶大师的教诲和指导。应当说在我的玉雕创作历程中对我比较有影响的人是仵应汶大师,他的一句话对我有着重大的影响。他说:“做是不光用手去做,而是用心去做!”所以我在创作中一直是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表达。    

三、你认为自己的玉雕作品区另于他人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的玉雕作品在玉雕界很少见,也就是用独山玉黑白料子表现农村生活的乡土题材。这种特点是独特的,也是充满挑战性的,因为每走一步都是未知的,没有传统的模式和蓝本可以参照,都需要沉下身来去不断创新。    

四、在你的个人艺术简历中得知,你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请问这种气息对你来说有着怎样的意味?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内容和题材?你通过他们最想给观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人和事有着深厚的感情。乡土气息是我创作的源泉、灵感的动力;每一件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诞生后,能够给我心灵的安慰,我觉得莫名的兴奋和自豪,因为我用自己的双手让这种质朴的美感凝固成了一个永恒。  我选择这些内容和题材主要是兴趣和基于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和回味吧。我热爱农村生活,那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热闹,那种“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质朴,那种“日之夕也,牛羊下也”的壮美与恬淡,都使我深深陶醉。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带着几个从大城市来的人到我的设计室来,当时我有一件已做好的童子,他的形象是穿着黑粗布棉衣端着碗边吃边走的情景。当时他们中的一个客人很惊奇地说:“你看那小要饭,多好看!”我当时立刻纠正说“他不是小乞丐”。说实在的,我当时心里很难受。如果说我通过我的作品想表达点什么,那就是我想让更多的人对这种“守拙归园田”的闲适感同身受,进而让人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去喜欢农村人这种难得的、单纯的浪漫。   

五、将独玉比作发妻,是你对独玉深切的情感体现。为什么会选择“发妻”寄托这种情怀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独玉如妻”,那是我对独山玉深厚感情的写照。我觉得中国独山玉既富白玉之温润文雅,又兼翡翠之亮丽华贵,其性朴,其质美,就如我的发妻。说她性朴,是因为她“守葛洪抱朴之道,如王谢燕落民家。出水芙蓉,不事铅华,朴而素之打点生活”;说到质美,我是这样形容的:“积沧桑而成温馨旧事,娓娓述来胜似剪烛西窗;蓄平淡而蕴浪漫沉稳,历历在目堪待一生咀嚼。厮守一生,相濡以沫,似近似远,不离不弃。交之以心,会之以神,举手投足间意领神会,于家于身不可一日或缺也。 因结玉缘,遂相伴一生,诚为一世精神所寄,所以我认为这个比喻是精当的。   

六、独玉的“朴”、“美”特性,请问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你在创作之始早已发现他们内在的共同点?  

不是巧合,也不是创作之始就发现了他们内在的共同点,而是随着对独山玉感受领悟的进一步加深,通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发现的。    

七、你对你的玉雕人生有着怎样的规划?是否有着一个长远的目标?  

规划和目标不明显不确定。因为我认为艺术事业还是要“做在前说在后”,没有做好还是不说为好。    

八、能不能就你的某一件代表性的作品,是如何的呢? 

 我所擅长的、经常选用的黑白色的材料在独山玉里面是很低档的材料,很不值钱的。但我对这种颜色的材料却钟爱无比。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生活十分贫苦,大冷的天我们只穿着一件棉袄,里面什么衣服也没有,也许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黑乎乎百茫茫的一片,所以,现在在创作上对黑白两色的独山玉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它不仅适合表现我对于乡村生活的眷恋,也适合表现我生活成长的经历。  我有一件名叫“恩爱百年”的独山玉作品,就是带着对已故母亲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而创作的。  我是这样设计的:寒夜,土屋,一对老夫妻的局面家生活。灯光下,老人右手拿着烟袋,左手打着手势,眉飞色舞,一足置于地,一足搁置于已经溢水在外的木盆上,正津津乐道地向跟前的老伴讲述着,老太太向前倾着身子,倾听着老伴的讲述,手里攥着老伴的脚趾头,在为老伴修脚,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是在追忆相濡以沫的坎坷艰难,还是在回味牵手一生的风雨真情?那承受过无数风雨的华发苍颜,如今已变得从容不迫。那怡然自得的背后,是天伦,是亲情,是幸福,是“知足常乐”。 而我选择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材料,我把白色部分用作了两位老人的面部雕刻,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对主题的表达、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以及感情的渲染,有着意想不到的出彩效果。     

  九、你怎样评价自己的性格?

  我认为我的性格是内向但不自我封闭。由于内向,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凝神静思,磨砺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技艺,从而守住心灵的净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十、身为工艺美术大师对行业有何期代? 

 一方面,我对如今的玉雕行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也为有些业内同行因急功近利而失去或者说是放弃了对完美艺术的追求而感到忧虑。我希望每一位做玉的同行,都能把玉雕当作一种艺术品来做,用心去做,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商品,一种获得金钱的介质来做。我还希望玉雕这个行业应该做到自由开放、兼容并蓄。   

 十一、玉雕艺术形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艺术上,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个永不褪色的时尚话题。 传承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传承,艺术的发展就缺乏根基和源泉;创新是传承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没有创新,艺术也就失去活力和魅力。传承从本质上说本身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创新,而创新则是对传统选择性的继承,没有无渊源的创新,也不存在无一点创新的传承。中国的玉文化和玉雕艺术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它有历史传承,有时代创新。传承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内在机制,创新才是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的根本特征。因此,这两者之间,创新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