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成功入选。黄山遗址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玉石手工业“生产基地”,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认知的空白。独山玉作为黄山遗址的主要手工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伏牛山南出美玉

独山玉出于南阳,又名南阳玉。所谓“山南水北谓之阳”,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遂成“帝乡”;诸葛亮《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名句,南阳还是刘备“三顾茅庐”典故的发生地,可谓是历史文化昌盛、人杰地灵之地。南阳人张衡在《南都赋》中称“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铜锡铅锴,赭垩流黄;绿碧紫英,青雘丹粟”,极言南阳的物产丰富,其中的“金彩玉璞”“绿碧紫英”指出此地的玉石器在汉代便有嘉名,独山玉想必也涵盖其中。

独山玉石玉质坚韧致密,摩氏硬度可达6—6.5,一般为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与和田玉相比,温润度略差。但是,质量较高的翠绿色独山玉与翡翠相似,故又被称为“南阳翠”。独山玉的色泽大都斑驳陆离,有绿、粉、白、紫、黑等色调,一块玉石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属于多色玉石的范畴。缘于其多色性,常见的独山玉制品多用俏雕技法雕制大型山水花鸟摆件,首饰之类的小挂件则相对少见。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和氏璧”的材质当为南阳独山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和氏璧应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玉石了,像“完璧归赵”“荆山之玉”及“和隋之珍”等历史故事和成语都与之相关。据说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白”,不少人认为和氏璧有变色效应,应为拉长石制作而成。但拉长石变色呈五彩,明显不止“碧”“白”两种颜色,而独山玉确实有很多绿、白相间的玉料,倒是与和氏璧颜色的记载相符。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楚人和氏最早发现和氏璧玉璞是在楚厉王时期,当时楚国国都在丹阳。现在一般认为丹阳的地望(地理位置)在南阳淅川县,故又称“丹淅”。所以,和氏得玉璞的“楚山”很可能是同样在南阳境内的独山,即现在的独山风景区内。另有学者从姓氏角度调查到南阳市独山脚下有一个名为和庄的村子,居民以“和”为姓,这为推断楚人和氏为南阳人提供了一些旁据。从现有的考古和历史资料来看,和氏璧为独山玉的观点是较为可信的。

渎山大玉海

目前,和氏璧是否为独山玉还存在一些争议,元代的渎山大玉海则确定为独山玉材质无疑。渎山大玉海又称玉瓮、酒海,是由整块独山玉石雕琢而成、呈椭圆形的大钵,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大型玉雕。玉瓮颜色正如乾隆帝所言“青绿间以黑白章”,周身雕琢龙、犀等神异海兽,嬉戏于浪涛汹涌的大海之中,气势雄浑,颇具神秘气息。

《元史卷六·本纪第六》中记载,“己丑,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至元二年(1265年)十二月己丑日,渎山大玉海雕刻完成,置于广寒殿中。乾隆皇帝所作《玉瓮歌》的引言中有关于渎山大玉海经历的详解:“玉有白章,随其形刻为鱼兽出没于波涛之状,大可贮酒三十馀石,盖金元旧物也。曾置万寿山广寒殿内。后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道人作菜瓮,见《辍耕录》及《金鳌退食笔记》。命以千金易之。仍置承光殿中而系以诗。”

出身皇家作坊的渎山大玉海曾遗落民间,据《辍耕录》和《金鳌退食笔记》的记录,它成了真武庙道士的腌菜缸。后幸得乾隆识宝,命以千金买回置于承光殿中。乾隆还为渎山大玉海亲笔题诗,命人镌刻在大玉海的腹壁。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极好在艺术品上钤印、刻诗,很多故宫收藏的汝窑瓷器、历代名画、玉石器等都留下了乾隆赏玩后的痕迹,这也是其被戏称为“弹幕鼻祖”的缘由,渎山大玉海上的题诗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渎山大玉海“渎山”一名的来历,乾隆皇帝在其所作《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的“按”中还有考证:“盖渎山即琼华岛,以四面皆有水围是山耳……若以渎山为产玉之地,查元史外国传,不载于阗等产玉诸国,亦无渎山之名,更可证非举其出产之地。至《汉郊祀志》所云,渎山乃蜀之岷山,不闻产玉也。因作是歌并识于后。”乾隆遍寻渎山大玉海的产地而不得,他认为渎山即琼华岛,因其“以四面皆有水围是山耳”而得名。虽认识有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乾隆能做那么细致的考证实属不易。其实,根据外在形态、颜色及成分等分析,渎山大玉海当为南阳独山玉无疑,“渎山”应该就是“独山”的谐音。

低调的名玉

独山玉虽与和田玉、岫岩玉、蓝田玉(一说是绿松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但认知度是四类玉器中最低的。被誉为“名玉之首”的和田玉最负盛名;岫岩玉因产量大、价格低廉在市场上极为常见;蓝田玉秉着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名句,名气较岫岩玉也不遑多让;唯独独山玉知之者甚少。

当年在郑州求学时,笔者有段时间对玉石器很痴迷,曾与几个师兄弟多次去南阳的“中华玉都”——镇平县石佛寺镇实地学习。石佛寺镇的玉雕产业基本以加工批发为主,夸张一点说当地的玉石市场与菜市场几无二致。早市上摆摊的玉商遍布道路两旁,玉器价格之便宜全国应无出其右。但遗憾的是,在南阳玉器市场上,独山玉极为鲜见。笔者曾想买一些独山玉作为学习标本,后来因为价格原因未能如愿。其实独山玉不为人熟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量不大。一般来说物以稀为贵,玉质细密的独山玉价格较高也在情理之中。

2021年,笔者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举行的南阳玉器培训班,南阳黄山遗址考古负责人马俊才研究员对黄山遗址进行了全面解读。从现有发现来看,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料极为丰富,包括砂质制玉石器工具2.3万余件、玉片玉料数千件等。可以想象这个5000多年前的玉器加工基地曾是如何繁忙。随着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及“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独山玉作为黄山遗址的重要文化符号,也吸引了一批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针对如何提升独山玉知名度的问题,南阳文旅部门还专门举行了研讨会。笔者在会上建议,可举办大型的独山玉展览,将黄山遗址发现的独山玉标本、历代可确认为独山玉材质的玉雕文物和一些现代独山玉精品雕件收集后办展。如能借到渎山大玉海作为明星文物展出最好。也有学者提出渎山大玉海作为“镇国玉器”,能借出参展的可能性较小。建议用材质较像的独山玉对其进行复刻后展出,并将独山玉作为文博单位文创产品的材料。

玉器承载了中国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理解,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随着相关考古资料不断被发现和文旅部门的大力宣传,独山玉文化将得到更好地发掘和传播,为中华玉文化添墨加彩。